本报记者田耿文
六月的山东郓城,田野麦浪翻金,联合收割机的轰鸣与农户的欢笑声交织成夏收的交响乐。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,郓城农商银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,围绕粮食产、收、储等环节,从规模种植到收储流通,全链条赋能夏粮生产。
截至目前,该行累计发放“三夏”专项贷款2.52亿元,支持3284余户涉农主体稳产增收,用金融活水润泽良田,为粮食安全筑牢金融屏障。
百亩麦田的“智慧蝶变”
“多亏有农商银行的200万元贷款,我这3000亩智慧农田要大丰收了。”在郓城县李集乡李楼村种粮大户李大哥的麦田里,望着正在收获的麦子,李大哥禁不住向《农村金融时报》记者和身边的郓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感慨道。
这片曾让他夜不能寐的麦田,如今已实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智能化。据李大哥介绍,今年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并升级智能灌溉、无人机、收割机等种植设备,却面临近200万元资金缺口,这让他犯了愁。郓城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在开展重点客群营销工作时,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后,为其启动绿色信贷通道,仅用3天时间,200万元贷款就到了李大哥的账户。
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,郓城农商银行聚焦规模种植客群,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,建立“四早”工作机制,早摸排、早对接、早审批、早投放,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,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触达每一个经营主体,为粮食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。截至目前,该行累计投放各类惠农贷款超1.67亿元,支持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客户900余户。
农机轰鸣中的“速度与激情”
家住郭屯镇郭西村的老王从事农机租赁多年,凭借诚信经营和热心服务,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。今年,他想着扩大经营规模,计划再购置两台最新型的小麦收割机,但前期资金投入较大,使得他手中的资金捉襟见肘,而采购大型农机又需要大量资金周转。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,郓城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通过驻点办公服务得知这一情况后,迅速响应,为其量身定制购置农机专项贷款,很快便将70万元信贷资金发放到位,解决了他的资金短缺难题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“三夏”生产,郓城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人缘、地缘优势,在全县村庄设立驻点办公室,组织“红马甲”移动金融服务队走村入户、深入田间地头,精准摸排生产经营资金需求,做好新客户授信拓展和存量客户的增信、续贷服务,确保“三夏”生产资金及时、足额发放。截至目前,该行累计为102户农机销售客户提供信贷资金5500万元。
粮仓里的“丰收交响曲”
验粮、称重、卸粮、入仓,一辆辆卖粮的三轮车排队开进双桥镇粮食收购点,收粮大户赵师傅正忙得热火朝天。
“农户辛苦一季,就盼着卖粮换钱,必须保证现金充足。现在有了农商银行给的150万元循环授信,随收随贷,每天收粮都有了底气。每年农商银行都是主动上门联系,贷款金额从最初的10万元到现在的150万元,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。”赵师傅感激地说。
像赵师傅这样的粮食收购大户,正是郓城农商银行重点支持的对象。针对粮食仓储企业的特点,该行创新推出“好郓收粮贷”专属信贷产品,印发专项服务方案,有效解决粮食收购仓储商户的融资难题。截至目前,该行累计发放粮食收购仓储贷款6300万元。
(通讯员张炳琛对本文亦有贡献)
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